来源:@华夏时报微博
华夏时报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
近日大宗商品市场中,除了持续创新高的国际金价外,集运指数(欧线)期货(下称:集运指数期货)价格走势也引起市场的关注。据悉,随着复航预期降温,叠加部分航司释放3月上调航运价格的信号,期货价格走出三连阳走势。截至2月10日收盘,主力EC2504合约收于1826点,涨幅为14.22%;远月各合约再度涨停,涨幅达19%。
“近日期货价格大幅上涨,与市场预期前置有关,今年年初以来,由于前期运价超预期下行,以及长协倒挂的压力,部分航司提前开启宣涨动作。赫伯罗特率先宣布3月涨价的消息,这一举措触发了市场对于‘淡季挺价、运价提前触底’的预期交易。”国投期货航运分析师李海群接受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集运指数期货三连阳
“春节后开盘首日,集运指数期货远期合约低开小幅反弹,在随后的三天里,除EC2502、EC2504合约涨幅稍小,其余合约一度涨停。此次,集运指数期货大幅上涨被定义为‘超跌反弹’。2024年12月是传统春节备货旺季,但货量增幅不及预期,航运公司下调运价以便揽货,节前运价低迷,期货价格震荡下跌。”南华研究院分析师傅小燕接受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根据1月27日发布的SCFIS欧线结算运价指数2466.36点计算,各期货合约分别贴水436.36点、946.36点、949.26点、853.16点、1294.26点、1274.36点。节后2月5日补发SCFIS欧线结算运价指数2274.32点,2月7日发布的欧线即期运费跌破2000美元/TEU,收于1805美元/TEU,均已体现节中、节后现货市场的疲软态势。因此,现货价格下跌符合往年规律。
“不过,期货价格在节前‘触底’,节后上涨,除了现货利空兑现外,还与修复基差以及巴以谈判的缓慢进展有关。从期价走势看,EC2502合约将于2 月24日交割,价格不会有太大波澜。远期合约受上述因素影响,涨幅自然是最大的。但要判断期货是否见底,只能说是短期见底。”傅小燕称。
随着期货价格上涨,集运指数期货市场中,多空持仓确实存在明显分歧。李海群表示,从持仓数据来看,截至2 月10日收盘,主力合约EC2504的持仓数据显示,前20席位呈现净空,差额头寸为791手,全合约前20席位多头持仓1.99万手,比上一日增加247手,全合约前20席位空头持仓2.07万手,比上一日增加434手,多空双方都在积极布局且持仓量都有增加,反映出双方对未来市场走向的不同判断。
据了解,2024年7月4日—2025年1月17日集运指数期货价格跌幅达64%。李海群表示,去年8月开始,需求的季节性减弱开始显现,现货报价开启下行,但对于航司而言仍有丰厚利润,高运价对航司在欧线部署加班船赚取超额利润的吸引力持续,市场供应扩张之势未减。供增需减使得现货报价加速回落,而马士基在面对接货压力时做出了单周多次下调开舱价的举措,进一步加深了下游“买涨不买跌”的心态,引发市场降价踩踏,至9月末航司报价均值较8月初下滑超60%。
不过,李海群表示,自去年10月起,航司宣涨与主被动空班措施相结合,淡季挺价成功,盘面也在去年10月出现了连续上行的行情。11月以来,停航规模减少、供应增加,运价中枢也随之下行。但由于疫情后航司直客规模扩大,使其在淡季也能有长协货保底填仓,减轻即期揽货压力,运价中枢在淡季仍能维持在4000美元/FEU 上方,远高于往年淡季的水平。随后承接年末挺价以及货量旺季的启动,运价再度上行。
航运公司淡季上调运价
值得关注的是,近期因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句“清空加沙计划”以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一番言论,市场解读出现偏差。对此,傅小燕表示,节后两周船司报价相对稳定,且由于下游市场并未完全复苏,船司当周运力投放未大幅增加,多头借助利空消息空窗期而大举建仓,集运指数期货大涨。
中东地缘政治的变化,对于盘面的影响更多体现在集运指数期货2506合约开始的远月合约上,此前远月合约均隐含复航的风险贴水,以EC2506、2508合约为例,其虽作为旺季合约,但与淡季合约04的价差极小。2月4日,特朗普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联合记者会上发表惊人言论,希望美国“接管”加沙地带,甚至提出“长期拥有”并可能部署军队。
“此举或可理解为在加沙停火协议第二阶段谈判的关键时期,向巴方施加极限压力,试图迫使哈马斯及巴勒斯坦方面屈服。这一表态使得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彻底倒向以色列,严重破坏巴以和平协议的脆弱平衡,双方信任基础受损,和谈进展难以如第一阶段般顺利。复航风险降低,使得远月合约的地缘预期与季节性强度的边际权重发生转换,月间价差逐步演绎季节性规律。”李海群称。
此外,据GeelYum运价信息,2月3日—2月9日,马士基报价最低,20GP最低报价为1650美元/TEU,40GP最低报价为3000美元/FEU;20GP最高报价为2325美元/TEU,40GP最高报价为3526美元/FEU,分别是中远海运和地中海航运的报价。
2月17日—2月23日,除赫伯罗特和中远海运大小柜报价均未变动,其余船司报价均下调,其中长荣海运、马士基运价下调幅度最大,长荣海运将20GP运费下调了400美元/TEU至1805美元/TEU,马士基将40GP运费下调790美元/FEU至2210美元/FEU。
不过,近期赫伯罗特公司宣布上调远东至欧洲的统一费率,具体来说,赫伯罗特宣布从2025年3月1日起提高远东至欧洲的货运费用。具体来说,20英尺和40英尺干集装箱运费分别上涨至2500美元/TEU和4100美元/FEU,涨幅分别为700美元/TEU和1100美元/FEU。
有业内人士表示,总体来看,目前欧线运价走势疲弱,但市场后续运价止跌回涨的预期显著升温,利多盘面走势。考虑当下欧线下游需求季节性偏弱,且运力供应水平较为充足,预计此轮运价提涨落地或存在一定难度,后续还需持续关注实际运费运行及其他航司跟进情况。
此外,随着集运指数期货上市交易,李海群表示,目前参与集运指数期货的投资者类型较为丰富,已有部分航运产业链企业参与其中,如国际贸易公司、货主企业等。产业链公司在货物运输过程中,同样面临着运费波动的风险,通过参与集运指数期货交易,可以对冲运费成本的不确定性,保障贸易利润。
而集运欧线也为现货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前瞻性指引,李海群表示,当集运欧线期货价格上涨,市场会预期未来欧线现货运价有上升空间,促使货主提前安排运输计划,航司也会相应调整运力布局;反之,期货价格下跌时,市场则会对现货市场持谨慎态度,各方会重新评估风险与收益,调整经营策略。集运欧线期货通过这种传导机制,深度影响着市场对于欧线现货市场的判断。
市场何时触底反弹
按照往年的规律,一季度由于处于消费淡季,加上春节假期的影响,运价往往处于相对低位或者呈现下行趋势。二季度随着春节后工厂逐步复工复产,贸易活动逐渐恢复正常,需求开始增加,往年在春节后 8 周左右货量开始完全恢复,运价也随之出现企稳回升态势。
李海群表示,后续供给端弹性和需求端动能将是影响的主要因素,供给端方面,如航司的运力投放、新船交付情况以及停航、空班等策略都会影响供应水平。从需求端来看,欧洲经济修复偏弱,若持续低迷,进口需求不足,则会对旺季成色形成压力。
“当前盘面已步入‘预期验证’阶段,对于2504合约,定价需重点关注3 月货量修复节奏以及航司挺价的实际效果,2506/2508合约则需持续跟踪地缘政治动态以及旺季货量的兑现程度。短期而言,市场现货端揽货压力将更多体现在主力合约,相对应而言,2506/2508合约的旺季暂时难以证伪,基于此建议投资者采取‘做陡旺季合约曲线’的跨期策略,同时警惕二季度末新增运力投放带来的市场压力。”李海群称。
不过,针对后期价格走势,傅小燕表示,即使集运指数期货走得强,它也会回头看看现货的走势,现货的走势符合往年节后下跌调整的规律。因此,期货在节后几天的强势表现并不代表已经转势,只要现货价格继续维持低迷状态,集运指数期货价格也会先涨后跌。
此外,按照以往的规律,傅小燕表示,二季度是非常好的期现节奏统一的时期,建议产业客户后续如有订舱需求,可以在一季度末或者二季度初寻找合适点位,买入集运指数期货,在实际订舱时再卖出平仓集运指数期货,买入现货舱位,实现低成本采购舱位。
责任编辑:帅可聪 主编:夏申茶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